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
机构概况
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教案
发布人:admin 时间:2016-11-22 已被浏览 50

桃花源记教案
13中师二    2013114242     曾文敏
一. 教学目标
1. 背诵课文
2. 掌握文言文字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成语)
3. 理清文章线索,掌握作者写此文章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现实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 教学重点:
1. 教学目标2(掌握字词)
2. 教学目标3(理清线索,体会情感)
 
. 教学难点:
1.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2. 认识作者向往“桃花源”这一心态的利与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现实生活的困境,应该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世外桃源”一词引出课题。板书“桃花源记”。
(二)自由朗读,熟悉课文,了解作者,解释字词。
1.成语: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得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不足为道
2.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3.古今异义:鲜美、交通、妻子、绝境、如此、无论
4.一词多义:舍、乃、具、志、终于、寻
5.同义词:“具、悉、咸、皆”、
          “云、道”
          “乃、遂”
          “缘、扶”
(三). 细读课文。
1.故事开端,写不捕鱼人偶然发现桃花源,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
提问渔人如何发现桃花源?用原文回答。(“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提问渔人遇见桃花林时有什么样的心态,为什么?用原文回答。(惊讶好奇,“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由于景色与外界及不一样,作者在此渲染了神秘的气氛,引起渔人继续前行,进入桃花源。)
2.故事发展,渔人进入桃花林之后的所见所闻,景色优美,生活安宁。
提问渔人所见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自然景色美不胜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人民生活宁静安详“其中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在桃花源人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只有耕作没有压迫,生活宁静祥和,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与当时人们赋税繁重,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作者理想中的社会,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思考:作者为何突出写老人和小孩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安详可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和平安宁。
见到渔人后,村中人为何大惊?文中那些句子可以说明?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说明村中人与外界隔绝的时间之久。
村中人见到渔人之后有什么样的表现?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文友此人,咸来问讯。”“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村中人热情款待渔人,桃源人人情好客,民风质朴。也从侧面展现出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思考:“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试着想象村中人叹惋的是什么?
村中人与世隔绝久矣,且桃花源生活宁静祥和,他们为外界的动乱黑暗,朝代更替,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感到惋惜,叹惋是他们对外界的百姓发自内心的同情,也正代表着作者对生活在黑暗现实中的人们的同情和怜惜之情。
最后,村中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是为什么?
若渔人将桃花源公之于众,将会有外界人进入桃花源,若是如此他们宁静祥和的生活将会被打破,他们担心桃花源演变成与外界一样的黑暗动乱。
3. 故事结尾,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人寻访未果。
渔人离开桃花源之后,为何“处处志之”?
现实渔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处处标记,唯恐找不到回去的路,带着对桃花源的喜爱,是桃花源为珍稀之物。
思考:当渔人再次前往桃花源时,却“不复得路”,作者如此安排,有何用意?
首先是作者与桃源人相似的心态,不愿桃花源的安宁被打破。更重要的是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作者理想的生活,作者厌烦了统治集团相互倾轧,社会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渴望像桃源人一样的生活,带着对幸福、安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作者虚构了桃花源,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也因此不愿让理性生活被外界随意践踏,与前文“不足为外人道也”相呼应。
 
五.教学延伸
作者虚构的桃花源这一故事,在体现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的同时,也折射了作者逃避隐逸,消极避世的心态,面对不尽人意的现实生活,作者更多的是憧憬理想的生活,而不是通过实际的行动去改变现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避免这种消极的心态,当面临困难时与其消极逃避,不如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不管能否战胜它,只要努力过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 板书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景色美)进入桃花源:所见:宁静祥和 安居乐业 怡然自乐(景色美)热情好客 民风淳朴                          (人情美)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离开桃花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向所志,未果,不复得路                 (虚构 理想)无人问津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江湾一路18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邮编:528000 电话:0757-82981321
版权所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南海盐步三中文学科教育实习网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育人平台
链接: 佛山贷款| 佛山复印机出租| 清远复印机出租| 东莞办公家具厂| 蒙特| KT板厂家| 广州工业大风扇| 佛山复印机出租| 佛山筛网厂| 佛山户外显示屏| 佛山筛网| 佛山LED显示屏| 佛山开锁公司| 佛山开锁| 办公屏风厂家| 支持: 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