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13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 潘雯雯 2013114151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文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理清本文结构(分为三部分)
2、了解本文所运用的逻辑顺序,熟知本文运用的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特别是举例子这一方法在本文的具体体现,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重点)
教学设想
《中国石拱桥》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的说明文。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有了初步了解,所以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无须再反反复复讲授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本课是典型的事物性说明文,学生理解起来并无太大难度。我以本课的说明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赵州桥和卢沟桥运用了何种说明顺序和哪些说明方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分析本文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教学课时:1个课时
教学工具:
粉笔、黑板、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桥,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随处可见,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类型的桥呢?(引出石拱桥,出示石拱桥的图片)
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首先啊,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中国石拱桥会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
同学们刚刚回答是否正确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茅以升先生学习第十一课《中国石拱桥》,看看中国石拱桥到底有什么特征,为何能经得起天灾战祸的考验,历千百年而不坏?
二、作者简介(以学生看ppt为主)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他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及《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有日、英、法、德、西班牙五种文本)。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一、二)、《茅以升文集》、《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同学们七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说明文了,大家还记得学习说明文需要从哪几方面着手吗?(说明事物、事物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三、 初步感知,理清结构
1.快速默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本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形状、特点:成弧形,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第二部分(第3—8段):举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本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3段):概括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分布广泛。
第二层(第4—5段):以赵州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层(第6—8段):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生回答不出,可跳过)
第三部分(第9段):分析中国石拱桥有这样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第10段):我国解放后桥梁事业的发展,并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3.根据刚刚分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结构特点吗?具体分析。
(总分。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这一段,说明了世界桥梁史上所有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这是总的方面。然后即说到个别: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再往下说,又以中国的石拱桥为总的方面,以传统的石拱桥和解放后新建的石拱桥为分的方面(两方面)进行说明。这是写《中国石拱桥》的总的思路。)
4.经过刚刚的分析,我们对本课的结构有了清晰的了解,老师在这里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课文的题目可以换成是石拱桥吗?(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1、2段,总结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5.既然本文的说明事物是中国石拱桥,那它和世界普遍的石拱桥的特点一样吗?在文中找出答案。
(课文第三段。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板书: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明确本文说明的就是中国石拱桥,以及知道它独一无二的特征,作者是如何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的呢?
四、 合作探究,深入全文
(一)析例子
1.自由默读第四五段,根据四五段的内容,划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2.自由阐释所画的图的缘由,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图说出赵州桥如何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课文第四、五段。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特点: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②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③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④全桥结构均匀。体现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大小不一。
3.作者是如何说明卢沟桥的特点的?
(课文6、7、8段卢沟桥的结构特点: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4.作者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那它们之间除了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征外,是否有不一样的地方?
(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两座桥的。但各自侧重点不一样。)
(二)理顺序
说明文说明事物就是要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有步骤、有层次的逐一说明,采用什么顺序, 主要取决于作者说明对象的特点。《中国石拱桥》它的条理安排是怎样的?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说明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顺序。它是指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说明的一种顺序。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概括到具体;2.由主要到次要;3.从原因到结果;4.从整体到部分;5.从特点到用途;6.由个别到一般;7.由具体到抽象等。(可在副板书处板书,方便学生理解)
(本文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在说明桥梁结构时,又是由整体到局部为序,例如“由一般到特殊”:世界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概括)→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赵州桥的特点(具体)、卢沟桥的特点(具体)。又如“由整体到局部”:“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整体);“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个拱圈拼成……”(局部)。再如“由先到后”:“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逻辑顺序)。)
1.作者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的特色与四周景色配合的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进行分析)
(赵州桥的四个特点中,②、③是不能互换的。因为大拱两肩上的两个小拱既是赵州桥首创肩拱的主要特点,又是从外观上直接可以看到的美观形式。而28道拱圈,则其他拱桥也有并列砌筑的,且需在桥的底部才可以看到。所以作者是按其特点的大小介绍而不是按拱的大小介绍)
(三)探方法
我们已经学了本文的说明事物、说明顺序,还差什么没学啊?(说明方法)
事物的特征往往是比较复杂的, 作为说明文, 要把说明对象的特征说得准确、清楚、具体, 必须有相应的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一方面要服从内容的需要, 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这篇课文最显著的说明方法是什么?(举例子,我们前面已经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举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所以这里不再重复)
那除了举例子,还有没有其他说明方法? 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有什么具体作用?(学生自主寻找,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教师补充)
(部分参考)
(1)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2)打比方:打比方只是一种说明方法,适用于说明文。而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适用于各种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散文,诗歌等文章都可广泛运用。比喻还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不宜用借喻。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3)引用。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鷟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下定义: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使读者具体直观地认识到联拱石桥的形态特征。)
(5)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6)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用摹状和排比的手法,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了卢沟桥的优美装饰,突出了桥的形式美。
(7)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四)品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要准确地如实地反映所要说明的事物, 就应该做到语言运用上的准确, 遣词造句要实事求是, 恰如其分, 不模棱两可。《中国石拱桥》确实是这样,同学们根据七年级所学知识,找一找文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特色的句子。(由学生自主寻找,老师补充。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
(课后习题第二大题答案)
1.“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意思是有文字记录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3.“几乎”这里表示一种约数,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这样写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否则就与事实不符。
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表明这种情况就是在文中所指的时间节点上成立。“可算”是一种推测,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五、扩展:
1.学到这里啊,我们已经把本文的主要内容学完了,我们感觉我们都是在学中国古代的石拱桥,那为什么题目不是中国古达石拱桥呢?(引出课文第九段和第十段,不作详细解说)
2.中国石拱桥很多,正如文中第三段中提到的“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文章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重点说明的例子?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选择实例, 必须讲究典型性和代表性。就本文而言, 所谓“ 典型性” , 就是要找出最具有中国石拱桥特征的桥梁。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专业水平、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决定了它们是本文合适的选择;所谓“ 代表性” , 是指在保持共性的前提下, 它们各自具有个性, 又分别代表着其中的某一类, 如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 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而独拱和联拱正是石拱桥的基本形式。(全面,单独一种并不可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需要指出的是, 选准例子是一个方面, 还要围绕事物特征对所举例子进行说明,显示出例子与事物特征之间的联系。
六、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三
七、 板书
《中国石拱桥》
说明事物:中国石拱桥
事物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其他根据学生回答,写在副板书处)
说明语言:准确、周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