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 蔡燕璇 2013114248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一、 教学设想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以此来表达其对现实社会的厌恶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句,正确把握文章主旨。同时也要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文本,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2. 掌握重点字词的使用,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3. 立足文本,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厌恶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三、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目标1,目标2
2. 难点:目标3
四、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录音朗读)
五、 教学手段:黑板、粉笔
六、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七、 板书设计
21.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现桃花源
渔人 探索桃花源 理想社会 人→→→桃花源→→→理想社会
再寻桃花源 向往 追求
八、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1.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将重点字词和翻译梳理了一遍,下面请大家先跟着录音,把课文朗读一遍。(播放录音)
读完课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作者写这件事的线索是什么?(线索:渔人行踪)
2. 跟随渔人,探索桃源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分层了,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渔人,用第一人称回答各层设置的问题。(每层请一位学生回答)
第一层(1):发现桃花源
①此时“你“看到的桃花林的景色是怎样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②“你”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于是带着好奇心继续向前,那么你觉得你往下走会看到什么?(山、水、人)如果有人的话,那这里的人生活又怎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层)
(2)第二层(2~3):探索桃花源
①“你”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什么?(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为什么?(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桃花源里的人见到“你”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大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自云....遂与外人间隔)这说明什么?(桃花源与外界隔绝已久)
④桃花源的人又是怎样对“你”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体现桃花源人怎样的特点?(热情好客)看出桃花源的风气是?(真诚淳朴)
⑤临走前桃源里的人跟“你”说了什么?(不足为外人道)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害怕世人知道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3)第三层(4~5):再寻桃花源
①“你”离开时做标记的目的是什么?(这里生活平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②“你”离开时明明是“处处志之”了,为什么最后还是“不复得路”呢?(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不复得路”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
③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虚构的桃花源?
(这就需要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魏晋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桃源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所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3.老师总结
《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讲述了渔人发现桃花源以及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和离开后再寻桃花源的故事,作者在其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的愿望,表达了人对和平、美好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九、 作业布置
1. 思考:这个虚构的桃花源究竟在哪?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