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教学设计
13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 于凯伦 2013114201
【教学设想】
梁实秋的《鸟》是2016最新审定的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课是一篇描写鸟的状物散文,文章以爱鸟为线索,通过作者对鸟单纯的爱,描述了令人触目、喜悦、憎恶、哀怜的鸟,表达了作者对鸟的浓浓的喜爱之情。同时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则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本文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对鸟浓浓的喜爱之情,从而去感悟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人生哲理。第二个课时通过研读文本的语言,去体会散文的语言美以及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且体会到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中的鸟。
3、体会作者作者对鸟浓浓的喜爱之情以及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之情,学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4、了解状物散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5、 体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教学重点】目标2、3、5
【教学难点】目标4、5
【教学方法】讲授--问答法、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板书、粉笔、PPT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
我们有学习过很多的古诗,下面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古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原名治华,笔名秋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主要作品:杂文集:《骂人的艺术》《雅舍杂文》《实秋杂文》等.
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清华八年》《秋室杂忆》 等.
本文出自散文集《雅舍小品》
三、生词预习
羽翮 蜷伏 瞵视 昂藏 抟扶摇 鸟啭 长喙 干瘪
丰腴 臃肿 秾纤 倏地 迷惘 釉绿 鸢鹰 蓦然
料峭 战栗 抖擞 戟张 蓑衣 褴褛 窗棂 鸱枭
四、整体感知
1、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请结合自己的理解为文章分层次,并说明原因。
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自己对鸟的态度; 第二部分(2—6自然段)描写了四类不同的鸟; 第三部分(7自然段)暗示中心:现实社会的悲哀是人类造成的,人类囚禁了鸟儿,也囚禁了自由。
2、文中主要写了哪些鸟?这些鸟各有什么特点,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笼中鸟 苦闷 触目
鸟鸣、鸟形 自由 喜悦
杜鹃 豪横无情 憎恶
麻雀(寒风鸟) 孤苦伶仃 哀怜
3、作者为何爱鸟?
(1)“我”爱鸟的声音。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
(2) “我”也爱鸟的形体。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是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
(3)鸟给“我”的悲苦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4、前面4节写作者对鸟的喜爱,为何后面两节却写了“悲苦”、“伤感”之情?这两种矛盾的感情出现在同一篇课文里是否不太协调?
如果说前面四节是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喜爱着鸟的可爱”的话,那么后面两节却是诉说了作者“悲苦着鸟的悲苦”,同样反映了作者对鸟的关爱,这种爱比前面四节可能要显得更深刻更丰富。
5、第五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爱鸟只爱其声音形体,并非受人们赋予鸟身上的各种文化意蕴的影响。
含义:指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云雀等身上长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蕴。
作者表明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态度。因为鸟会带给人联想,比如杜鹃让人想到杜宇、望帝,想到啼血、客愁,所以往往忽略这种鸟的本性,作者虽爱鸟,但却是一种冷静的爱,单纯的爱,并不赋予过多的牵强的感情色彩。
五、板书设计
笼中鸟 触目
“我”爱鸟 声音、形体 喜悦
杜鹃 憎恶
寒风鸟 哀怜
六、布置作业
1、为世界爱鸟协会,写一条宣传语
|